《惠子,凝视》 当生活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哲学始终是一个可以安放自我的角落。 2012年,《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书让周濂进入大众视野,此后在研究和教学的间隙,他一直没有停下哲学普及的工作,通过著书、讲座和音频课程等方式引导大众思考幸福、公正、德性、民主、自由等诸多哲学议题。 此次,《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以重新修订、小开本装帧的形式再次与读者朋友见面,借此机会,理想国与他进行了一场对谈。 现实正在发生轰轰烈烈的改变,或许哲学力量微弱,但它依然能够帮助当下的我们稳固心神,有些希望,不该被放弃。 以下是对谈内容。 01.AI时代,我们必须直面“我是谁”的追问理想国:经常听到一种说法认为哲学“言必称希腊”,《打开》从古希腊一路写到了近现代,跨度很大,但古希腊哲学的篇幅占了近一半,可见在您心里,古希腊哲学的分量也很重,古希腊对于哲学为什么这么重要?周濂:我非常热爱古希腊,给学生上课讲到古希腊哲学的时候经常不由自主地超时。这是一个天才成群结队而来的时代,在很短的时期涌现了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哲人,这在人类思想史上极其罕见。对哲学这门学科来说,古希腊是哲学的童年,当时的哲人不像我们被层层叠叠的意识形态遮蔽和扭曲,这些哲人看待世界的眼光非常纯净,接触到的是关于世界的原初经验,特别有生命力。泰勒斯有句话叫“万物的本源是水”,它隐含的“开端决定一切”的思维方式影响至今,今天我们在现代性中看到的各种好与坏,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源头上面来,所以古希腊哲学的意义和分量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我常说,“理论”这个词在古希腊文中的意思和我们今天理解的很不一样,它的原意是热情而动人的思考,古希腊哲学带有非常强烈的哲学家的个人气质,而不是现在这般冰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惠子,凝视》理想国:从古希腊到现在,哲学是否存在一个一以贯之的命题?周濂:我觉得是德尔斐神庙上的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这个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愈发凸显了。人工智能可能导致未来多数人丢掉工作,虽然我认为多数人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但职业对人们来说是一种保护。举个例子,我在和陌生人见面的时候会说自己是人大的老师,这既是职业身份,也是自我保护。我可以通过这个身份轻易地告诉别人我是谁,但这个我离真实的我很遥远。设想一下,当未来大部分人都失业的时候,我们很难向别人介绍自己是谁:我是一个每天刷短视频5小时的人?我是一个喜欢看网络小说的人?这些好像都不足以定义自己。职业可以让我们回避对“我是谁”的追问,但人工智能把这个问题以鲜血淋漓的方式重新抛给了我们。理想国:我们越来越难以忽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塑造,伴随着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奇点理论”,认为人类文明一旦迈过奇点,过往的经验、知识甚至道德伦理将不再适用了。您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吗?周濂:是的,而且已经开始了,目前还看不出刹车的迹象。近代政治哲学肇始于霍布斯和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传统,其基本假定是自然状态下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大致平等。我举一个初看和日常经验相矛盾,但仔细琢磨是有道理的例子:普通人和NBA巨星奥尼尔在身体素质上看起来差距甚远,对吗?但在没有篮球规则、没有裁判、没有秩序的自然状态下,普通人可以通过使诈、偷袭、群攻等各种方式胜过他,在这个意义上,奥尼尔和普通人的体格并不存在质的差别。但如果未来出现了生化改造人、硅基生命体,在智力和体力上远超普通人的肉体极限,社会契约论奉为基石的身心平等的前提就不存在了,启蒙运动以来人类努力构建的自由平等的社会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天地玄黄》理想国:人工智能和蒸汽机、互联网等技术引起的社会变革的根本差异在哪?当时很多人也担心这些技术的出现会使人类社会出大问题,后来的历史证明了技术带来的变革总是好坏掺半的,为什么唯独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您格外担心?周濂:无论是此前的工业革命、科学革命,还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思想运动,都有一个总的基调——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的价值。这从古希腊智者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就开始了。人工智能也许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一种更便利的生活还能否称得上是生活?我对此相当怀疑。所有看似便利的事情其实都蕴藏了深刻的不便。人工智能带来的最大威胁是硅基生命取代碳基生命,从而取消绝大多数人存在的意义,我们也许会从此步入一个非人的社会,也就是福柯预言的,“人被抹去了”。02.没有偶然性的社会没有魅力理想国:就我个人体验而言,阅读哲学的确会产生一种被“打开”的感觉,视野变得辽阔明晰,但同时也感到自己被抛入了一个行动的荒原,不知道该如何行动是好。周濂:得到启蒙,从无知愚昧但踏实的状态走入开阔但茫然无措的荒原里,确实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人有时是喜欢躲在黑暗里的,往往是黑暗而不是光明给人温暖,光明可能会让人感到寒冷,这是很奇妙的。但是,当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诸如亲友离世、经济困顿、政治打击等挫折,无论你想不想被启蒙,你都会开始思考我是谁、什么是自由平等、人是否有自由意志等命题,这是每一个没有放弃思考的人必将走上的一条路。至于应该怎么行动?只有你自己才能给出答案。理想国:您在书里提到,未经考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但过度考察的人生也是过不下去的。这让我想到以前念书时老师讲的一句话“一个人不能24小时都做社会学家”,时刻怀抱着审视的目光,人是会崩溃的。周濂:当然,那样太可怕了。现代人普遍患有意义焦虑症,但这不是通过反复追问自己的人生意义在哪来解决的,如果你因为哲学思考而焦虑不堪,甚至为此抑郁,那肯定是有点过度考察了。只有进入真实的生活,才能为自己找到坚实的意义基础,当你觉得自己的生活驾轻就熟,不会时刻反省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这是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当然前提是这种状态不建立在自欺之上,如果哲学思考不是在爱智慧、求真理,那我觉得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与价值了。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很大困境是,我们进入到了后真相时代,大家接受了这个世界只有解释、没有真相的看法,但还是试图做一个真诚的人,哪怕是表面的。《古泷兄弟与四苦八苦》 理想国:哲学上的知与行是很大的难题,当我知道了哲学家描绘的理想图景,转眼发现自己不可能做得到,这种知行不一不是因为自己不够真诚,恰恰是因为过于真诚,以至于意识到能力上的不可能,这是很痛苦的事情。周濂:不仅是对普通人,即便是对哲学家来说,知行合一也是很困难的事情。苏格拉底和耶稣基督最后都是以死为代价践行了他们的哲学理想或宗教信仰,普通人很难效仿。但我们还是应该对知行合一怀有心向往之的态度,如果坦然地接受知行不一,不以耻反为荣,那我们就彻底堕落了。亚里士多德有句话说得很好:不是我们反复说的事情成就了我们,而是我们反复做的事情成就了我们。理想国:苏格拉底的人生经历特别像哲学发展的一个隐喻,贴近大众、启迪大众,但最后被大众误解。直到今天我们仍在讨论哲学有什么用的问题。这是否是哲学这门学科的宿命?周濂:这不是哲学的宿命,这是人的宿命。人总是不断被误解的,但这不一定是坏事,很多有滋味的事物,例如文学、绘画、音乐,都是在被理解和被误解之间丰富起来的。三体人的思想是透明的,不存在任何误解,但那样的社会我觉得极其贫乏。在《理想国》中,哲学王被假定成知道每一个城邦成员应该做什么事情,各居其位、各司其职,表面上这是一个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的社会,但失去了所有的可能性和偶然性,没有任何挑战和惊喜,一点都不令人向往。理想国:人的无知和有限性构成了哲学的魅力。周濂:对,也构成了人生的魅力。03.“狗智时代”里孤独的人理想国:作为一名具有现实关怀的哲学学者,您觉得当前这个时代有哪些特征是特别值得留意的,又有哪些观念是特别想要强调的?周濂:2018年,《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用“分裂”来定义这个时代,我很认同。再加上我们前面提到的后真相,我觉得现在是一个偏见不断被固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越来越困难。如果我们无法追求实在论意义上的真理,我们至少应该追求底线的共识。追求共识需要每个人都秉持真诚的态度,伯纳德·威廉斯认为这需要人们拥有准确与诚实的德性。但这在今天已经过于理想化了。理想国:为什么这么悲观?周濂: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从犬儒主义到狗智主义》,我认为当下是一个狗智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心知肚明地说谎,与自己很鄙视的对象合谋。也许这是这个时代不得已的生存之道,但对人的伤害是很深的。《古泷兄弟与四苦八苦》理想国:列维纳斯说人不能只过一种自满自足的生活,而应该唤醒自身向ta者。但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微弱,特别是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普遍感到孤独,但也无力过上一种共同体的生活,既是灰心,也是惧怕,更是不知该如何与ta人建立有机的联系。周濂:共同体前面还可以加上“情”和“志”二字,即情感和志向。我们每个人都是不自足的,都希望得到ta人的肯定、认同和接纳。我们最重要的ta者就是身边的亲人、爱人,与ta们保持紧密的纽带关系是我们生存于世的意义锚点,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拓宽自己的生活,与更多的人结成情志共同体,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饱满。原子化的生存状态是很恐怖的,迅速找到属于自己的情志共同体,与周遭环境建立起真实的连接,生活才会开始变得有质感。理想国:有时会很羡慕古希腊人,ta们生活在城邦之中,能够与ta人和周遭的世界建立起非常直接的联系,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活动对现实的影响。周濂:没错,当古希腊从城邦时代步入帝国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么密切,社会难以为人生提供从生到死的一整套意义与价值,每个人不得不独自面对自身,这样的生活其实难以承受。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会导致人文学科的衰败,我认为作为教育建制的人文学科会逐渐失去影响力,但人文学科最原初的意义反而愈发凸显了出来,即孔子说的“为己之学”。哲学也许不能改变这个时代,但每个人将不得不面对哲学的追问。📖站在思想的高墙上哲学地思考 来源:理想国imaginist公众号『理想访问』栏目 采访、撰文:寇大庸 封面图:《古泷兄弟与四苦八苦》 商业合作:[email protected]投稿或其他事宜:[email protected] 文章原文
《妈妈!》 在看理想节目《良善照护如何可能?》中,人类学研究者安孟竹肯定了照护书写的重要性。 她认为,每个人拥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活在自己具体的生命处境之中,资源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单一声道的照护经验传递未必会适用于大家面临的不同情形,而且难免会有“教导指引”的嫌疑。 在照护这件事上,普通人切身的生命经验或许比学者归纳的种种准则更能触动彼此。大家可以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收获安慰,在他人故事里得到启迪。 讲述 | 安孟竹来源 | 看理想节目《良善照护如何可能?》 “我是一株水草,我是一株水草” 这个照护故事来自我非常欣赏的一位媒体人瞿欣怡的小书《人生中途周记簿》。 在瞿欣怡人生步入中年的时候,母亲也患上认知障碍。以文字为业、从来没帮小孩换过尿不湿的她,要开始帮忙失禁的母亲洗裤子,一次次地从台北开车赶回桃园的母亲住处去应付她走失、跌倒、送医,各种突发状况。 她有句话我一直记得,“面对父母的老去,要练习的不是战斗,而是臣服。臣服岁月的凶残,臣服于世间很多事都无法如愿。” 要读给大家听的这则故事来自书里的一章,叫做《巨细靡遗的悲伤》。瞿欣怡是这样写的: 周五中午,小阿姨打电话来,气急败坏地说:“你妈没有力气,站不起来,连煮饭的阿姨来了,她都没办法开门!你赶快回来一趟!你妈营养不良啦!” 我知道妈妈状况不好,但她不愿跟我住,一天到晚逃跑,我只好送她回桃园,让她安心不乱跑,再请人来煮饭给她吃。妈妈爱吃懂吃,老是挑最好的吃,哪知道老了会这么瘦,被人说是“营养不良”,我心酸到眼泪要掉下来。 我即刻带上小狗拉着行李箱回桃园。阿姨回去了,妈妈坐在客厅发呆,我没事人般地跟她说笑,打招呼,我不想吓到她。 妈妈更瘦了。原本安排每周一、三、五请居服员来煮饭,其他时间妈妈可以自己弄点想吃的。之前都挺好的,没想到才十几天,妈妈就退化得这么严重。我叫外卖,点了妈妈爱吃的五更肠旺,希望骗她多吃点饭。…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XYs 【新智元导读】DeepSeek又卷起来了!上周刚出的DeepSeek-V3-0324在大模型竞技场排名中,打败了自己的DeepSeek-R1,成为开源AI至尊。 DeepSeek依然很能打,春节余波还在扩散! 据AI产品分析平台aitools.xyz统计,DeepSeek每月新增网站访问量超过了ChatGPT。 作为异军突起的现象级产品,DeepSeek的增长速度除了创造AI产品的增长奇迹,更是重新定义了全球的AI竞赛格局。 DeepSeek除了「卷」竞争对手,甚至也在自己「卷」自己。 在AI大模型竞技场LMSYS上,发布不到半个月的DeepSeek-V3-0324,已经超过了曾经的「当红炸子鸡」DeepSeek-R1! 所有类别排名前5,DeepSeek-V3-0324成为排名第一的开源(MIT许可)模型。 这还是在DeepSeek-R2没有发布的前提下,R2发布的那天,AI圈估计又是一场不眠夜。 但「革命尚未成功」,不要忘了,ChatGPT的总市场份额依然高达43.16%,周活用户已破5亿。 不仅如此,OpenAI也决定通过开源,来应对DeepSeek的巨大冲击。今早,奥特曼已官宣,自GPT-2后首个推理模型,将在未来几个月开源。 那么,它又会比R1强吗?若是R2提前开源,OpenAI又该如何自处? DeepSeek R1竟被V3打下去了 DeepSeek-V3-0324这波进化,实属有亿点点厉害。…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HNZ 【新智元导读】就在刚刚,Runway官宣推出Gen-4,在世界一致性上又达到了惊人纪录!在图像保真度、动态运动和可控性上,它再度实现重大突破。从此,电影画面不用实景拍摄了,完全可以由AI代劳。 昨夜,AI视频领域又迎来一场大更新。 重磅玩家Runway官宣:正式推出了Gen-4! 根据官方解释,这是一款用于媒体生成和世界一致性的全新SOTA模型。 在图像质量保真度、流畅动态表现和精确可控性方面,Gen-4又取得了重大进步。 而今天起,图像转视频功能也将正式上线,所有付费用户和企业客户都能用上。 一致性惊人,电影级画面无限生成 在一致性和可控性上的革新,让Gen-4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媒体创作时代。 借助Gen-4,我们可以精确创建想要的人物角色、场景环境和物体,还能让他们在不同场景中保持一致。 只要设定期望的视觉风格,模型就能一直维持连贯的世界观,同时,还能保证每一帧都保留独特的艺术风格、情绪氛围和电影级视觉效果。 而这些元素,都可以从场景中的多个视角和位置重新呈现! 这就意味着,我们想叙述一个故事时,拥有了无限的创意空间。 而且,这些功能都是无需任何微调或额外训练就能实现的。 Gen-4为视频生成领域开创了新标准,相较于Gen-3…
新智元报道 编辑:桃子 好困 【新智元导读】OpenAI真的要开源了!奥特曼官宣,即将开源自GPT-2以来的首款推理模型,可在消费级硬件上运行。同时,OpenAI又拿到了最高400亿单轮融资,估值直冲3000亿。 OpenAI终于要Open AI了! 一大早,奥特曼郑重官宣,「未来几个月,将开源一款强大的推理模型」。 这是自GPT-2以来,OpenAI首个开源的模型。 目前,官方已放出模型反馈表,收集社区每位开发者的意见,期待打造出极其出色的开源模型。 OpenAI开源模型预估可能会采用MIT、Apache 2.0许可证 奥特曼称,开源这一决定,内部团队考虑很久,又被其他优先事项耽搁,才至今日决定宣布。 「而现在,开源是OpenAI重中之重」。 首个推理模型在正式开源之前,也会根据OpenAI准备框架进行评估。同时,也会让一部分内测用户(从旧金山开始),参与早期原型评估。 更值得一提的是,乘着4o生图这波热度,ChatGPT过去一小时,用户暴增百万。 要知道,ChatGPT出世之后,可是用了5天才增加100万 而且就在刚刚,OpenAI宣布了史上最大规模新一轮融资,金额达400亿美金,由软银领投。…
新智元报道 编辑:Aeneas KingHZ 【新智元导读】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网友发现,Gemini 2.5 Pro已经成为全球大模型中名副其实的冠军,刷爆各类基准测试和智商测试!它的智商达到130,其中数学方面已经强于大多数研究生,甚至几句提示,就能模拟宇宙规律。 虽然又被GPT-4o吉卜力生图的光芒掩盖了,但毫无疑问,上周的另一技术核弹Gemini 2.5 Pro,也是无可争议的强! 在试用过程中,网友们逐渐发现,这个模型真的强到发指。 在门萨Norway的IQ测试中,它已经突破了130。 随后,更硬核的证据来了——在MathArena测试中,它直接获得了第一名! 注意,这里用的基本都是LLM从未见过的题。 在哈佛-麻省理工大学数学竞赛(HMMT)中,领先第二名15% AIME 2025 I和AIME…
新智元报道 编辑:Aeneas 好困 【新智元导读】WSJ记者的新书,再次曝出惊天大瓜:让奥特曼被赶走的两份关键PDF,出自Ilya和Muati!更惊人的是,事变发生后,Ilya由「功臣」变「罪人」,Murati当场倒戈,奥特曼完好无损全身而退。人性有多复杂,高手的手段有多高超,目瞪口呆的董事会成员,被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奥特曼宫斗事件的背后推手,果然是Ilya! 他发出的两份PDF,掀起了此后OpenAI的惊天巨浪。 奥特曼的3个谎言被戳穿后,Ilya找到Murati和董事会成员,策划了一场「政变」。 然而随后的事态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原以为干了件好事的Ilya,发现自己竟成为大家口中的「罪人」? 原以为自己在伸张正义、拯救公司于水火的董事会,居然被Murati挂出来,成为整个OpenAI的公敌? 而Murati在整个事件中360度的大转弯,以及最终的倒戈,就更是令人措手不及、惊掉下巴了。 最终,所有人出局,奥特曼笑到了最后。 最近,WSJ记者Keach Hagey的新书《The Optimist: Sam Alt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