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e Query
研究:中国大陆对台加大经贸魅力攻势

中国大陆在对台加大军事施压的同时,也在经贸上加大对台的魅力攻势。一项研究显示,2024年共有近四万名台湾人参加了由北京政府主办的商业活动,如会议和贸易展览。 据路透社报道,总部设在台湾的非政府组织“台湾资讯环境研究中心”(IORG)星期二(4月2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约有3万9374名台湾人参与了由大陆各级政府单位支持或主办的逾400场商业活动。 这份研究报告分析了由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管的新闻门户网站发布的7300多篇文章。这些文章详细列出了活动的规模、地点和议程。IORG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进行分析,并由研究人员进行核实。 IORG的研究指出,赴中国大陆参加官方商业活动的台湾人次较2023年增长3%,其中农业、旅游、生技和医疗等产业是主要参与领域,“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常用来以经济手段对台湾施加政治压力的行业”。 IORG共同主任游知澔受访时说,在中国大陆对台影响力操作中,奖惩永远是并行的。“军演和恐吓是惩罚;两岸产业合作则是奖励。” 台湾方面对北京在冠病疫情后恢复两岸旅行往来后的“影响力操作”深表警惕,认为北京试图借此影响台湾民意,但此类行动的规模此前并没有系统性地公开披露过。

ByByApr 22, 2025
听蒋方舟聊略萨,才知道文学史上最凄婉的决裂

《城市和狗》 4月13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离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聊起略萨总会提起马尔克斯,他们之间有一种复杂又隽永的关系,而他们都是拉美文学爆炸中非常重要的两位作家。 略萨和马尔克斯曾经关系很好,但是到了后来,准确地说是到了1976年,略萨打了马尔克斯一拳,他们的友谊终结了。 今天,我们通过作家蒋方舟和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副教授、拉美文学译者侯健的视角,来聊聊这位作家。他不仅仅是马尔克斯相爱相杀的CP,还是一位勇敢骄傲、火热正直的文学斗士。 来源 | 播客《一寸》 对谈 | 蒋方舟×侯健 01. 拉美文学爆炸的开端 蒋方舟:中国读者或作家接触到拉美文学爆炸应该都在八九十年代之后,其实并不是和拉美文学爆炸的现场同时发生的。在你看来,拉美文学爆炸的起点是哪一年?或者有没有一个标志性事件? 侯健:拉美文学爆炸并不像超现实主义运动,有一个明确的宣言和标志性事件。拉美文学爆炸的标志性事件反而挺多的。 蒋方舟:所以不知道哪个是起点。 侯健:对。在不同的文本里(有不同的解读),比如何塞·多诺索的《“文学爆炸”亲历记》,他可能认为六十年代初,在智利的康塞普西翁召开的拉美知识分子大会是文学爆炸的起源。 因为在这个大会上,大家第一次有了所谓的拉丁美洲意识。在此之前,阿根廷作家、智利作家、秘鲁作家都是分开的。但是在那次大会上,大家开始公开地讨论拉丁美洲的命运。 此外也有人认为,拉美文学爆炸和打开欧美市场的大门有关,它开始被其他语种,尤其是英语世界的国家所接受。 蒋方舟:是《百年孤独》打开了欧美市场吗?…

ByByApr 22, 2025
能读到这本书,是我的幸运

  与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荒诞相比,书上的故事和道理通常会让人怀疑,拥有丰富的阅读视野也并不意味着它们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 但我们还是坚持认为,书是我们发现认识世界最重要的媒介之一,它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比较早的几个,能够跨越时空障碍为阅读和观看者展示更多世界的可能性的东西。 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后,看理想联合光启书局、理想国、明室Lucida、上海译文出版社、新经典文化,将我们依然珍视的、能够与日常生活连通的阅读经验呈现给大家。 4月21-25日,我们还给爱书的朋友准备了特别福利——在这段时间内成为理想家会员的用户,可以额外获得100元图书余额(总计700元),用于免费兑换理想国1000+种纸质图书。 或许,书本所勾画的地平线永远无法彻底抵达,但是,跑起来,可能就是自由的起点。 🌍 🚶‍♀️ ⚖️ 越追求平等,越不平等 平等,在今天是一个基本不会被怀疑的观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正确”,但相信不少人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平等,反而充满了压榨与欺凌。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许多人追求和建立平等时,手上拿着的却是那个用来巩固阶序和特权的工具。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谢晶说,借用奥黛丽·洛德(Audre Lorde)的话来说,这一悖论的实质在于我们企图“用主人的工具掀翻主人的房子”,到头来很可能又是在为主人的房子添砖加瓦。   《寄生虫》 要走出这个悖论,我们需要看到“主人的工具”它是怎么被造出来的,内部又如何运作?跳出如来佛掌的第一步,是看到它的边界在什么地方。 谢晶在看理想主讲的《不平等:权力、身份与社会分配》,以及她在节目里推荐的《对女性的恐惧…

ByByApr 22, 2025
142页长文揭秘DeepSeek-R1「思维大脑」!开启全新「思维链学」研究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新智元导读】DeepSeek-R1是近年来推理模型领域的一颗新星,它不仅突破了传统LLM的局限,还开启了全新的研究方向「思维链学」(Thoughtology)。这份长达142页的报告深入剖析了DeepSeek-R1的推理过程,揭示了其推理链的独特结构与优势,为未来推理模型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你是否曾想过DeepSeek-R1为什么能「思考」? 距离DeepSeek-R1这只「巨鲸」引发的全球AI海啸似乎刚刚平静下来,但推理模型已经成为了AI宠儿。 不论是Gemini  2.5Pro,还是o3,o4-mini,以及所有人都在期待的DeepSeek-R2,都是推理模型。 R1的出现带火了推理模型外,也催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思维链学(Thoughtology)。 魁北克人工智能研究所联合麦吉尔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最近发布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详细研究,这份长达142页的报告深入探讨了R1的思维链。 同时这份研究报告也登上了HuggingFace的Daily Papers。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504.07128 研究团队从DeepSeek-R1推理的基本构件出发,分析其推理链的长度对性能的影响、对长或混乱上下文的处理能力、安全性和文化问题、以及它在人类类比语言处理和世界建模中的表现。 研究报告涵盖了多个独特的维度:安全性、世界建模、忠诚度、长情境等。 研究结果发现几个关键亮点: DeepSeek-R1 存在一个「推理甜点区」(sweet…

ByByApr 22, 2025
Claude竟藏着3307种「人格」?深扒70万次对话,这个AI会看人下菜碟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英智 【新智元导读】AI会无脑附和吗?Anthropic研究发现,Claude能根据场景切换人格:谈恋爱时化身情感导师,聊历史时秒变严谨学者。一些对话中,它强烈支持用户价值观,但在3%的情况下,它会果断抵制。 想象一下,如果能「偷听」70万次AI和人类的私密对话(别担心,是匿名的),会发现什么? AI仅仅是个概率机器,还是一个善于隐藏自己真实性格的——等会,AI真的有性格吗? 也许说性格不合适,现阶段的AI智能或许用「价值观」来形容最为合适。 毕竟,在见识到AI的实力后,各大巨头天天喊着要「与人对齐」,生怕AI价值观走偏,把人给灭了,但是背地里谁都顾不上,都在疯狂的内卷训练新模型。 2025年刚过去不到4个月,就已经发布了众多大模型 但就在刚刚,AI公司Anthropic倒是花时间干了一件挺符合他们价值观的事:他们想知道自家的AI助手Claude在和我们聊天时,脑子里到底遵循着什么「价值观」? 结果嘛……有点出乎意料! 《终结者2》中T800,与主角人类「对齐」的未来机器人:你瞅啥? Claude中(诞生)包含的价值观超过3000种! 自力更生、战略思维,甚至还有孝顺…… Anthropic,正是因为「价值观和OpenAI不符」,几个OpenAI前员工创建的公司,检查了Claude中70万条匿名对话,并发表了一篇论文来研究Claude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论文地址:https://assets.anthropic.com/m/18d20cca3cde3503/original/Values-in-the-Wild-Paper.pdf 研究表明,Claude大体上遵循公司预先设置的「乐于助人、诚实、无害」,同时其价值观颇有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能力,会根据上下文不同提供不同的建议,不论是主观的关系建议,还是客观的历史分析。…

ByByApr 22, 2025
国产Vidu Q1出道即顶流,登顶VBench!吉卜力、广告大片、科幻特效全包了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HNYZ 【新智元导读】国产大模型Vidu Q1横空出世,荣登全球视频生成榜首!支持1080p高清画质,好莱坞级首尾帧运镜,细节逼真到爆。更惊艳的是,性价比仅是同行1/10,每秒低至0.3元。 就在刚刚,全球效果最强视频生成模型诞生! 没错,它就是生数科技旗下的国产视频大模型Vidu Q1。 在权威评测基准VBench-1.0和VBench-2.0中,Q1一举超越Sora、Runway等国内外顶尖模型,勇夺文生视频赛道双榜第一。 VBench-1.0榜单 VBench-2.0榜单 Vidu Q1在视频生成逼真度遥遥领先,无论是细腻的美学质量,还是精准的对象/场景生成、视频语义一致性等,都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效果。 而且,在内容真实性上,Vidu Q1同样取得了第一的亮眼成绩。 此外,Vidu Q1在国内权威大模型测评机构SuperCLUE的图生视频榜中表现不俗,在动漫风格、写实风格均斩获第一,力压对手。…

ByByApr 22, 2025
AI永生时代来临!DeepMind「生成幽灵」让逝者赛博重生

  新智元报道   编辑:定慧 英智 【新智元导读】想象一个世界,你的亲人从未真正离去。DeepMind与科罗拉多大学提出「生成幽灵」——基于逝者数据打造自主的数字智能体。它不仅承载记忆和声音,还能以「逝者视角」回复当下事件,带来情感慰藉与想象。这不是科幻小说,AI正在创造逝者的数字回声,分享新见解并回应当下世界。 想象一下,在亲人离世后,你仍能与他们的「数字幽灵」互动、交流。 甚至获得他们「生前」从未表达过的想法或对当下事件的「看法」。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的情节,但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在迅速成为可能。 《超人:钢铁之躯》中超人父亲的「数字生命」 DeepMind研究院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最近的一篇论文提出一个观点,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很有可能会看到一种新的智能体,一种全新的数字生命。 在人们去世后,仍然可以做到与亲人或更广泛的世界互动。 DeepMind将这种形态称为生成幽灵(generative ghosts),因为这些智能体将能够生成「新的内容」,而不仅仅是重复其创造者生前产生的内容。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02.01662 这并不是幻想,随着AI系统在广度和深度的迅速提升,生成式AI能够创建越来越强大和逼真的智能体,甚至可以基于具体的一个人完成建模。 但这种区别碳基人类的全新生命,是否会带来未知的风险、伦理挑战和人机交互(HCI,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议题,还未为可知。…

ByByApr 21, 2025
AI创造新物理学,暴力破解引力波!宇宙观测开挂50倍,三体人直呼内行

  新智元报道   编辑:Aeneas 【新智元导读】刚刚,马普所、加州理工的研究者发现,AI设计出了人类尚未理解的引力波探测工具,直接将物理学推动到了全新的领域!从此,人类可直接观测的宇宙体积,又扩大了50倍。更令人兴奋的是,这个AI甚至直接创造了全新的物理学。 就在刚刚,AI又将物理学,推动到了全新的领域。 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MPL)、加州理工等机构的科学家发现,AI已经设计出了人类尚未理解的引力波探测工具。 这一发现,直接将可观测的宇宙体积扩大了50倍! 此外,这次人类研究者,还发现了全新的物理思想的核心。这种方法很容易扩展到AI驱动的实验设计,跨越基础物理的广泛领域,为宇宙打开新窗口。 这项研究,已经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X」上。 论文地址:https://journals.aps.org/prx/pdf/10.1103/PhysRevX.15.021012 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就设想出了引力波这个概念,但直到2016年,这项技术才终于赶上。 十一年后,人类科学家再次突破引力波的界限,这次,是在一个名为Urania的人工智能的帮助下。 最令人着迷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AI不仅复制了已知策略,还发明了一些全新的策略,完全超出了现有概念,让目前的人类远远无法理解。 现在,这些设计已经在「Detector Zoo」公开,供全球研究使用。 领导这项研究的Mario…

ByByApr 21, 2025
Image Not Found

Taxonomy

Blog - Trent's Blog - Page 44